
韓國造船業手持訂單17年來首次不敵日本
由于新船訂單枯竭,韓國造船業手持訂單量在過去17年來首次低于日本,這是韓國造船業在新船訂單量被日本超過后,在手持訂單這一指標上再被日本趕超。
根據克拉克森的最新數據,截止去年12月底,韓國船企手持訂單量共計1991萬CGT,而日本船企手持訂單量為2006.4萬CGT。中國船企手持訂單量共計3000萬CGT,排名全球第一,日本位列第二,韓國已經掉到第三。
雖然上述數據只是推測數字、不排除變更的可能性,不過,根據這一結果,日本船企手持訂單量比韓國高出14萬CGT,這是自1999年以來韓國手持訂單量首次被日本超越。而在2008年全球造船市場鼎盛時期,韓日船企手持訂單量的差距甚至接近10倍。
韓國船企手持訂單量上一次跌破2000萬CGT是在約13年前的2003年7月。2015年全年,韓國船企手持訂單量尚能維持在3000萬CGT以上,同年12月末韓國船企手持訂單量為3108萬CGT。
然而,2016年以來,受到全球造船業衰退的影響,韓國船企手持訂單量逐月驟減。相比之下,2015年12月底,日本船企手持訂單量曾一度達到2555萬CGT的新高,但在今年也不斷下滑,不過下降速度要低于韓國。
此外,根據日本造船工業會的統計數據,2016年間,日本船企接獲的新船訂單量超過了韓國,位居世界第二。日本造船工業會的數據顯示,2016年前9個月,日本船企接單量共計293萬GT,韓國接單量為250萬GT,中國為659萬GT。
長期以來,日本船企接單量一直低于中國和韓國,位居世界第三。2015年,日本船企接單量同樣以微弱的差距落后于韓國。然而,盡管2016年前三季度日本船企接單量同比減少了80%,但依然超過了深陷困境的韓國船企。
據韓國產業銀行經濟研究所日前發布2017 年產業展望報告稱,因韓國國內市場蕭條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影響,2017年韓國整體產業景氣將延緩復蘇,其中,造船及海運業的景氣度可能較其他領域更低迷。
報告中指出,韓國造船業新船訂單已少于完工量,2017年將可能出現缺乏新船訂單而手持訂單幾乎完全交付的情況。另外,最新數據顯示,去年現代重工等韓國三大船企的訂單取消金額高達86億美元,遠超同期三大船企的新接訂單額(65億美元)。
業內人士預計如果今年訂單情況延續去年的低迷態勢,韓國船廠大量停工的時間節點可能更加提前,大規模破產裁員潮將洶涌而來,韓國造船業或將徹底走向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