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物探“多維發力”助推海外項目高效運作
2020-07-07 15:38:00
來源:中國石油網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東方物探海洋物探處在文萊殼牌首個三維OBN項目中,7條作業船舶歷時171天,激發132萬炮,提前11天圓滿完成實現了“東方速度”;四維項目在22平方公里的工區范圍內密布著21座海上平臺,20個日夜見證了4.5萬炮的高質量激發,并已成功創造“首個百萬工時無LTI”。6月18日,承擔文萊油氣勘探市場首個OBN項目的67名東方物探海洋物探處員工在杭州解除了14天隔離,全員經核酸檢測合格后安全返程。7月4日,根據各地防疫政策相關要求,項目員工又順利完成了居家隔離,返崗工作。
文萊殼牌OBN項目組將提質增效作為施工生產的一項重要內容。根據各施工班組不同分工、不同規模,打破以往的生產方式,推動項目運作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轉變,以此提高生產組織的針對性、有效性,切實發揮基層組織在項目運作中的推動作用。項目組圍繞各項中心工作組建了7支“生產突擊隊”,將各項任務分解到班組和個人,有效激發了全體員工的責任意識、競爭意識,切實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干事創業上,從而真正實現了項目全員服務生產的“向心力”。
人才培養,不拘一格育良才。面對當前油價低位震蕩造成的油公司勘探開發投資的不確定性,勘探行業競爭將愈加激烈,企業人才培養也愈加重要。文萊殼牌OBN項目將“加強人才培養、增強發展活力”作為提升人才隊伍建設目標,在提高員工創新能力上、在促進人才裂變上做文章,采取不唯經歷、不唯學歷、不唯國籍,不拘一格選人才,并且大力開展“師帶徒”活動,切實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著力為企業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復合型人才,激勵全體員工學習新知識、練就新本領、掌握新技能,為海洋OBN業務的可持續發展打牢人才基礎,使生產一線真正成為全體員工素質提升的“大學校”。
技術創新,挑戰極限創高效。施工過程中,技術班組努力消除施工海域淺水區、平臺區、管線區對生產順利推進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了施工效率,提升了采集質量。導航組通過大量數據測算,采取“極限作業”模式,按照儀器記錄時長峰值要求,將震源船速度控制在最快3.8節激發,掉頭換線過程中,在保證槍間距、源間距以及擴展器姿態安全的前提下,轉彎半徑由通常的800米以上,縮短為700米,并且將船速提高至4.5節,有效增加了生產時窗。儀器組充分發揮公司自主研發的KL-NodeQC軟件作用,檢查節點在數據輸出過程中應用時鐘校正方法的正確性,獲得與實際點位匹配程度極高的位置坐標,并且通過陸檢三分量進行旋轉,從而確保了多分量地震資料的高質量,得到了殼牌甲方的高度評價。
疫情防控,密織安全“防護網”。針對文萊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形勢,項目組按照公司國際業務疫情防控視頻會精神,結合本項目疫情防控方案,層層壓實責任,在船舶靠港期間,通過設立“流動防疫站”,嚴格對上下船人員進行身份核實及體溫檢測,筑牢施工船舶與外界有效隔離的疫情“阻隔帶”,確保了海外員工“零感染”。項目組細心做好員工思想工作,切實激發了全員在特殊時期堅守海外一線的奉獻精神,在國內嚴防境外疫情回流等各項防疫和保障施工生產提速提效工作中,數月以來全體員工始終堅守崗位,充分發揚以“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石油精神,一門心思投入本職工作,切實保障了施工生產高效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