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中遠海運重工積極推進節能降碳致力綠色發展
綠色發展 節能降碳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國家推動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的重大戰略決策。為落實國家“雙碳”目標,廣東中遠海運重工積極貫徹集團“綠色化生產、數字化運營、智能化制造”的要求,落實重工“能源管理巡回對標”工作部署,通過對標一流管理,在綠色發展、節能降碳工作上加速奔跑。
近年,廣東中遠海運重工積極開展碳排放核查和綠色工廠認證工作,以“三化”要求推進公司節能規劃和改造工作。已被認定東莞市環境管理示范企業,廣東省VOCs處理分級評價“A級”企業,綠色工廠認證也在按計劃開展準備。
推動應用綠色新能源
推動應用綠色能源。2022年,廣東中遠海運重工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持續為企業日常運營提供清潔電力能源。2023年,廣東中遠海運重工繼續推動綠色能源建設項目,重點在東莞廠區設計實施電壓10KV功率3MW的儲能電站工程。
目前,項目設備已安裝到位,正在進行并網報裝,即將投入運行。新建的儲能系統可以實現廠區移峰填谷、需求側響應,將優化用電方案,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時預留二期接入光伏發電能力,預計年節約電費20萬元。
為了進一步加強綠色能源建設,廣東中遠海運重工正加快調研,探討船體聯合車間頂棚增建分布式光伏電力自發自用系統。船體聯合車間頂棚面積約5萬平方米,因具備規劃空間大、廠房結構承載力好、光照資源充足等優勢條件,適合安裝屋頂光伏,可以替代部分市電,預計裝機容量可達4兆瓦。
加快高耗能設備更新改造
加快高耗能設備更新改造。公司現有26臺11kw,563臺7.5kw防爆型離心風機屬于高耗能機電設備。結合現場使用情況及功率,現正逐步將高耗風機,更新成5.5KW風機和3.5KW的節能風機總計500臺,更換新產品后的年能耗約為564萬KWh,估算每年節電500萬KWh。
嚴格落實項目能源管理責任制,切實加強通風管理,嚴格執行班后關氣關電的要求。加大生產現場能源管控力度,利用科技手段進行管路漏損的檢查;對各廠區動力管網進行局部改造,源頭上降低氣體損耗;定期對各廠區動力管網進行系統全面恒壓試驗排查,及時修復漏損,確保管網密封。
廣東中遠海運重工將持續加大在綠色低碳方面的投資比重,加大對節能設備更新改造的投入,對高能耗設備清單內的設備制定淘汰和更換計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公司萬元產值二氧化碳排放在“十四五”末期較2020年下降18%。
建設智能化能耗監控平臺
廣東中遠海運重工已建成綜合能源智能管理平臺和在線監控二期工程,目前已覆蓋電力三級計量共750個監測點,氣體二級計量60監測點,部分重點耗能設備如聯合車間等離子切割機等三級監控點已接入系統,項目移動設備測量點250個,力爭2023年底實現電氣油水在線監控全覆蓋。
公司在綜合能源智能管理平臺的基礎上,開發出專用于能源在線計量的4G無線智能電表和微信小程序。能源在線計量共有250個無線終端,覆蓋全部區域和項目。具有項目用能在線監控,并已實現艙室特涂、分段涂裝、下料等工序能耗統計和分析等功能。
公司開發的單船能耗在線監測平臺,具有用能統計、運行監測、能效分析等多項功能。為項目能源管理提供了真實可靠的數據來源,并且可以實現同類型船舶橫向能效對比。在移動端開發的“優能管”應用,可以方便快捷的查詢項目用能情況,讓單船總管實時掌握項目能耗,還可以設定能耗預警。
建設智慧空壓站
壓縮空氣系統改造升級。廣東中遠海運重工正分三步實施D區壓縮空氣技改,首先改造管路、加裝電控閥、實現分區供氣,其次根據用氣量大小試行分布式供氣,減少集中大空壓機的使用,最后建設成智慧空壓站。
公司目前正在自主研發動力管道分區分壓控制系統,下一步將用能申請、管道控制等接入能耗在線監測平臺,做到能源管理的可監可控。
2022年已完成空壓系統改裝,2023年壓縮空氣用電量同比下降低25%。2023年,以全變頻熱泵節能型除濕機替代老舊高耗能除濕機,從源頭上降低能耗。以除濕機機年運行6個月,每個月按22天計算,每臺除濕機年節約用能5.28萬千瓦時。
下一步,計劃將壓縮空氣流量和空壓機聯控接入能源在線監控系統,完善后各用能部門熟練應用相關數據。有針對性的對能源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并與物量、工時結合,查找數據異常的原因和改進措施,改善生產工序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