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中遠海運重工獲評國家“綠色工廠”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23年度綠色制造名單,中遠海運重工所屬揚州中遠海運重工成功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
據悉,該名單經過了第三方機構評價、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評估確認及專家論證、公示等程序,具有極高的含金量和權威性。
什么是綠色工廠?
從2017年開始,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評選綠色制造名單,旨在完善我國綠色制造體系,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助力工業領域實現“雙碳”目標。綠色制造名單分為四類: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綠色工廠,是指實現了用地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廠,它是制造業的生產單元,是綠色制造的實施主體,屬于綠色制造體系的核心支撐單元,是未來企業發展的主要形態。
近年來,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始終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積極踐行“雙碳”,堅持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之路,主動順應綠色低碳智能船舶發展趨勢,推進“綠色化生產、數字化運營、智能化制造”,發揮節能降碳示范作用。
堅持綠色造船,爭做綜合減排示范
以行業領先為目標,深入推進全過程環境污染防治。在源頭,優化油漆設計配套,減少油漆用量,使用環保型涂料;在作業過程中,開展人員操作技能培訓,使用高效噴漆設備,開展涂裝膜厚控制以及現場油漆保護,試點推進焊接、切割煙塵的收集治理;在末端治理方面,作為江蘇省綠色發展領軍企業,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在地區首家完成VOCs治理設備提升改造,年減少VOCs排放130余噸,獲批中央大氣污染防治補助資金2千余萬元。
數字智能制造,推動節能降碳增效
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在廠區搭建5.2MW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32MWh儲能電站,實現綠色發電和可再生能源集成。對用能大戶空壓站進行供氣系統數字化升級,實現依據實時使用情況智能控制空壓機運行負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搭建智能生產線、生產車間,實施條材機器人、型鋼機器人和小組立機器人焊接等生產線改造,形成小LOT化生產模式,實現生產流程的高效運轉,帶動后續整體建造效率提升,降低單位產能能耗。
“能耗在線監測系統管理平臺”也于2023年9月投入運行,該平臺利用能源自動采集的智能化監測手段,通過對能源消耗的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發現潛在的節能空間,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實現可持續發展。
打造綠色船舶,助力航運綠色發展
聚焦新能源業務賽道,設計建造全球首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江海直達700TEU純電池動力集裝箱船,作為全球首制萬噸級純電池動力集裝箱船,在總長型寬、裝箱數、載重噸及電池容量方面均是世界第一,被評為“2023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
投入運營后,預計單船全年可減排二氧化碳2918噸,相當于2035輛家用電動車一年的排放量,相當于單船年植樹16萬棵。
目前,國內第一艘16180TEU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已在揚州中遠海運重工開工建造,該船配置WinGD全球首臺套甲醇雙燃料主機、甲醇雙燃料發電機、ALFALAVAL全球首臺套甲醇雙燃料鍋爐、甲醇燃料駁運及供給系統,可減少相應總量約8.9%的碳排放,大幅超過EEDI III能效指標的要求。此外,甲醇雙燃料油輪、礦砂船等項目也取得訂單,標志著公司在推進船舶清潔能源應用、實現全球領航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面向未來,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將繼續踐行央企責任擔當,全面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為船舶產業鏈注入更綠色、更有韌性的可持續發展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