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首個新能源船舶船員聯合培養基地在武漢揭牌
7月1日,長江海事局聯合湖北省港航事業發展中心、江漢區人民政府、中國船級社武漢規范研究所、中國長江航運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長航集團”)等政企校多方單位,在武漢召開“新能源船舶船員聯合培養基地建設專題研討會”。會議期間,長江首個新能源船舶船員聯合培養基地順利揭牌。長江海事局副局長李世剛、湖北省港航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李澤剛、江漢區政府副區長余建清、中國船級社武漢規范研究所所長甘少煒,長航集團黨委副書記徐保民、副總經理李增忠出席會議。
會議聚焦“政校企研協同創新,構建新能源船舶船員培養新生態”主題進行交流研討。政府部門、航運企業、科研院所、職業院校及造船企業的代表,結合自身在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產業實踐等方面的經驗,為推動新能源船舶船員培養成效建言獻策。
期間,長江海事局、湖北省港航事業發展中心、江漢區人民政府、中國船級社武漢規范研究所及長航集團為“新能源船舶船員聯合培養基地”揭牌并簽署共建協議,在長航集團所屬“長航佳海”輪等新能源船舶掛牌船員見習點。
當前,LNG、甲醇、氫燃料,以及純電動等新能源船隊發展迅猛,為高素質、專業化、熟練掌握新能源船舶安全操作與應急管理能力的船員隊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新課題。作為國內最大的內河航運企業,長航集團整合江海聯運、游輪旅游、船員勞務、船員教育培訓等業務資源,攜手有關各方構建符合航運業新業態發展和安全要求的新能源船舶船員培訓培養模式、服務“新能源船舶船員聯合培養基地”建設。
長航集團自研的國內首艘LNG換罐1.4萬噸級清潔能源江海直達干散貨船“長航佳海”輪
自研的長江新一代130米純LNG動力散貨船“長航貨運005”輪
該基地以打造“全國新能源船員高地”“長江綠色航運人才搖籃”“內河船員轉型示范窗口”為目標,依托集“理論教學-模擬實訓-實船操作-就業服務”于一體的新能源船員培養生態鏈,預計2027年,新能源船員年培訓能力達到2000人;匚挥陂L航集團所屬“江漢區航運產業特色樓宇”匯江大廈,將通過地標“聚焦效應”打造湖北首個集“海員之家、產業協同樞紐、海員文化地標”于一體的航運產業平臺,為武漢在支點建設中當好龍頭走在前列匯集產業力量。
余建清表示,江漢區坐擁長江黃金水道地緣優勢,匯聚了眾多航運企業、物流企業,是構建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樞紐的關鍵節點。未來將大力支持基地的發展,為長江經濟帶綠色高質量發展作出江漢貢獻。
李澤剛表示,湖北省正持續推進“電化長江”“氣化長江”“氫化長江”,加快突破綠色動力關鍵技術,不斷提升綠色智能船舶產業水平,新能源船舶船員聯合培養基地的成立是落實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的重要舉措。
李世剛表示,有關各方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新能源船員培養的戰略意義;錨定三大目標(構建“全鏈條”培養體系、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創新“市場化”運營機制),全力打造國家級示范培養基地;深化政校企研協同,凝聚高質量發展合力;抓實五項舉措(黨建引領、標準先行、安全底線、數字賦能、開放合作),確;芈涞匾娦。期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將武漢新能源船舶船員聯合培養基地打造成為全國新能源船舶人才培養高地、長江經濟帶綠色航運的“人才搖籃”和全國內河船員轉型的“示范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