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首座多功能措施平臺“增產一號”完成鋪龍骨作業
近日,由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負責設計建造的我國首座海上移動式多功能措施平臺——“增產一號”在山東青島順利完成鋪龍骨作業,標志著該平臺建造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
鋪龍骨是船舶建造的標志性節點,傳統上是將船體底部中央的縱向承重結構——猶如船舶“脊梁骨”的龍骨安裝至船臺,而現代船舶建造中,這一術語被延用,是指船體的第一個分段搭載到合攏座墩上,鋪龍骨的日期視為該船舶的“生日”。
“增產一號”自4月上旬開工以來,已啟動23個分段建造,目前2個船體分段已率先完工。面對建造場地空間受限、連續高溫等多重挑戰,項目組創新采用“黨建+項目”管理模式,通過聯合重要相關方開展黨建共建活動,推動QHSE共建承諾書各項措施高效落實。依托黨建共建工作機制,項目較里程碑計劃提前18天完成節點目標,累計實現80616安全人工時,為后續建造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目前,現場作業人員正全力推進下料切割、結構件制作、分段結構成型以及涂裝等作業,確保平臺主船體按期成型。
“增產一號”采用國際領先的設計理念,集成應用多項創新技術。首次采用立柱式多層沖樁系統,將平臺拖航就位效率提高15%。同時,首次引入定制化AI大模型,進行本地化部署,借助數字孿生技術,對全平臺人員、設備、能耗以及生產過程進行動態感知與全方位、全時段動態監測,提前分析、判斷并預測潛在風險,實現智能化管理。
作為我國首座集稠油熱采、壓裂、酸化、調剖等功能于一體的移動式平臺,“增產一號”由海油發展自主設計建造,預計2026年上半年交付,未來將率先服務于渤海油田。平臺投入使用后,不僅能支持海上油田常規開采,還可以進行移動注熱、壓裂、酸化、調剖、稠油熱采等增產措施作業,有效滿足海上油田各類增產作業需求,對海上油氣田中后期開發開采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