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線前景黯淡,地中海航運率先調整
2025-07-11 21:16:25
來源:航運界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航運界網消息,盡管受特朗普關稅政策沖擊,但托運人不再集中搶運,美線現貨運價繼續承壓,班輪公司又開始重新調整運力部署。
簡言之,上半年集運市場就像“過山車”一樣。由于目前美線運價已低于2000美元/FEU,地中海航運(MSC)宣布暫停一條遠東至長灘港的航線。
具體而言,MSC已暫停“Pearl航線”,該航線連接越南蓋梅港、海防、南沙、香港、鹽田、廈門和美國長灘港。
MSC在“Pearl航線”部署了3艘8000-9400TEU集裝箱。目前,最后一班將由8819 TEU的“MSC ELODIE”執行,預計2025年7月15日從廈門出發。
與此同時,面對跨太平航線現貨運價快速下滑的局面,并不止MSC一家在撤出運力。事實上,隨著未來幾周美國關稅政策明朗化,托運人已不再集中搶運,美線前景黯淡,此前相繼切入美線的班輪公司和“加班船”受制于成本壓力,也正在撤出。
據悉,海領船務(SeaLead)也撤銷了在跨太平洋航線上增加運力的決定。SeaLead已經取消了第三條跨太平洋航線的計劃,并將三艘2300-3400TEU船重新部署到紅海航線。與此同時,德翔海運(TS Lines)已經取消了5月底增加的AWC2美西航線,該航線連接廈門、南沙、蛇口、鹽田和美國洛杉磯港。
總體而言,跨太平洋航線上仍有23家運營商,Alphaliner數據顯示,截至7月10日,跨太洋航線運力開始下降。然而,運力撤出力度尚不足以扭轉運價下跌趨勢。
Xeneta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表示,美西平均運價在一個多月內大幅下降,班輪公司難以阻止這種趨勢。與此同時,這意味著美東運價也將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到7月底可能會降至美西運價+1000美元以內,這對托運人來說是一個更熟悉的情景。
他指出,“嚴重的擁堵正在北歐港口蔓延,壞消息是,這種情況將持續到2025年的剩余時間,導致運營中斷,并推高運費。”
“班輪公司正被迫調整班期表,無論是避免在擁堵熱點地區的港口掛靠,還是在他們通常不掛靠的港口掛靠。這導致了難以解釋的中斷,也是另一個令托運人頭痛的地方。”
然而,與貨運市場走勢不同,分析師表示,租船市場仍然強勁。
成交記錄顯示,韓新海運(HMM)將“Hyundai Singapore”輪(2006年建造,6765TEU)轉租給MSC,租期1年,日租金65000美元。此前,該輪被HMM轉租給OOCL,日租金28500美元,租期18個月并在今年5月到期。
航運界網戰略合作伙伴船視寶數據顯示,“Hyundai Singapore”輪可能會被部署到亞歐航線。
與此同時,馬士基租用了“Bremen Belle”輪(2007年建造,5888TEU),并續租了Costamare擁有的2艘姊妹船“Megalopolis”和“Marathopolis”輪(2013年建造,4957TEU),租期2年。
分析師表示,班輪公司對大型船舶的需求仍然明顯,愿意繼續考慮租用2026年空的船舶。
事實上,北歐持續港口擁堵,鹿特丹和安特衛普需要等7天,漢堡也要等3天......
分析師指出,“日益惡化的港口擁堵有助于吸收更多的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