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北方首單!中遠海運持續打造航運脫碳樣板
7月15日,中遠海運集團旗下中國船燃在大連港成功為我國首艘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中遠海運洋浦”輪加注500噸國產保稅綠色甲醇,此次加注填補了大連國際航行船舶保稅綠色甲醇加注業務空白,更標志著東北亞綠色船燃供應鏈實現全線貫通,為中國航運業踐行“雙碳”戰略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此次加注是中國北方港口首次為國際航行船舶加注獲得國際可持續發展和碳認證(ISCC認證)的國產綠色甲醇,對于加快大連市打造東北亞綠色船燃加注中心具有示范作用。
7月15日,大連市人民政府、中遠海運東北區域總部、中國船燃在大連港聯合舉辦“東北亞綠色船燃供應鏈首次貫通暨首單綠色甲醇保稅加注儀式”。
遼寧省政府黨組成員吳春耕,中遠海運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張峰,大連市委副書記,金普新區黨工委書記、大連自貿片區黨委書記劉恩舉,遼寧省政府副秘書長孫偉、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馮萬斌及海關、海事、稅務、邊檢、船級社,金普新區、長興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等有關領導出席活動,中國船燃總經理秦嶺主持加注儀式。
此次加注所使用的國產綠色甲醇,一部分由內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以廢棄輪胎中的生物質為原料制成,另一部分由中國石油大慶煉化公司以農作物秸稈和畜禽糞污等有機廢棄物發酵產生的生物質天然氣制成,均獲得國際可持續發展和碳認證(ISCC認證),其中來自中石油大慶煉化公司的綠色甲醇碳減排比率超過100%,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在全球航運業脫碳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本次加注的成功實施,不僅有效地促進了東北地區綠色甲醇“生產—運輸—倉儲—加注”全產業鏈的閉環完善,更是有助于將國內可再生資源優勢轉變為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持續動力,彰顯了中國在船用綠色能源領域的硬核實力。
作為中遠海運集團首制甲醇雙燃料動力巨輪,“中遠海運洋浦”輪總長366米,型寬51米,最大裝載量達16136TEU。“中遠海運洋浦”輪是由中遠海運集團所屬揚州中遠海運重工建造的國內首制甲醇雙燃料集裝箱船,于6月20日交付,在船舶制造領域實現了“國內船東第一單、國內船廠交付第一艘、國產甲醇主機第一次實船應用”三個歷史性突破。
此次加注后,該輪將以綠色動力投入美洲航線運營,成為中國航運業向世界傳遞脫碳決心的“移動宣言”。
為推動本次加注業務落地,中國船燃聯動大連自貿片區、海關、海事等8大部門,構建“一站式”監管服務模式:“出口監管倉+保稅倉”功能疊加應用,大幅降低了甲醇出口的倒罐成本,顯著提升通關效率;聯合海事部門開通“直離直靠”快速通道,有效提升了加注作業效能,樹立起監管服務新標桿;成功打通綠色甲醇“北醇南運”的集港樞紐節點,充分激活東北地區綠色能源的產能優勢,構建起以大連為集散地的供應鏈網絡。
這一系列創新舉措不僅打造了可復制的“大連樣板”,更將為東北地區構建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現代化清潔能源產業體系注入磅礴動能。
本次加注作業是中國船燃“保質、保量、保價、保安全、保廉潔”的“五保”服務理念在新能源領域的深度實踐。隨著大連港、洋山港、洋浦港,三節點的突破,貫通南北的綠色甲醇供應鏈網絡,已初步成型為中遠海運集團,打造全球航運脫碳樣板,筑牢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