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例!韓國中型船企融資迎來突破口
韓國釜山銀行(BNK)7月1日宣布,向中型船企HJ重工發放了1.64億美元(約合11.76億元人民幣)的預付款保函(RG)。這是在沒有政策性金融機構參與的情況下,釜山銀行首次單獨向中型船企發放預付款保函,同時也是今年5月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FSC)免責審議委員會通過“中型船企訂單指導方針下預付款保函發放免責”政策后的首個落地案例。
據悉,此次獲得預付款保函的2艘船舶分別計劃于2026年7月和10月交付。
此前,受韓國中型船企虧損擴大及財務狀況惡化等因素影響,韓國地方銀行長期對向其發放預付款保函持謹慎態度。除政策性金融機構外,地方銀行已數年未直接向中型船企提供此類支持。
去年11月,HJ重工承接希臘船東總金額為6067億韓元(約合4.5億美元)的4艘7900TEU環保集裝箱船的訂單后,因政策性金融機構預付款保函額度耗盡需追加擔保。釜山銀行經評估,對其中2艘船舶(含1艘由韓國貿易保險公社援助的船舶)整體發放了預付款保函,確保了建造合同順利履行。
作為韓國唯一具備登陸艦、高速艇等軍工特種船建造能力的中型船企,HJ重工近年在環保燃料中型集裝箱船領域也逐漸建立起全球競爭力,但預付款保函發放限額不足始終是其接單瓶頸。此次釜山銀行突破傳統財務審查框架,基于承接船舶的商業可行性與企業未來競爭力進行評估,為長期依賴政策性金融機構的韓國中型船企金融援助開辟了新路徑。此舉也被視為通過引入地方金融機構參與,提升中型船企融資能力、強化產業競爭力的實質性突破。
釜山銀行相關人士表示,將持續與HJ重工緊密合作直至船舶交付,并致力于成為培育韓國造船與海運業全球競爭力的金融支撐。
對于訂造新船的船東而言,預付款保函至關重要,是船東訂造新船的安全保障。預付款保函通常適用于預付款的新船訂單,船廠需要開具船舶預付款保函,才能獲得船東支付的預付款。一旦船企倒閉無法完成造船并返還船東支付的預付款,出具該擔保的金融機構將替代船企返還預付款,如果無人出具該擔保,船東往往會拒絕簽署造船合同。因此,如果沒有預付款保函,幾乎沒有船廠能夠獲得新船訂單。
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韓國三大船企的付款保函規模約為65億美元,僅略高于101億美元總限額的一半。中型船企中,僅有DH造船和K造船等2家企業獲得了7.9億美元的付款保函。小型船企雖然積極拓展業務,申請發放付款保函,然而金融機構卻以其經驗不足為由,不愿提供支持。
銀行方面認為,要想促進付款保函的發放,免責政策必不可少。在2000年代中期,韓國中小船企在行業繁榮時期過度擴張,隨后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訂單量銳減,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部分企業甚至因承接低價訂單而陷入困境。到了2010年代初期,多家中小船企出現虧損,不得不推進walkout(企業改善作業)。在此過程中,向這些船企提供付款保函的金融機構遭受了巨大損失,相關工作人員還需接受審查和懲處。因此,只有確保向中小船企發放付款保函不會被追究責任,銀行才會積極開展此項業務。
今年2月,韓國進出口銀行(KEXIM)等金融機構向韓國政府提出請求,希望對銀行向造船業發放的預付款保函給予免責優惠,其目的是讓金融機構的工作人員消除對后續如出現虧損而遭處罰的顧慮,從而積極開展付款保函發放工作。隨后,這一主張獲得了韓國政府的認可,出臺了向本國中型船企提供擔保的銀行“免責”優惠政策,以確保金融機構不會因擔憂風險而回避為船舶接單提供必要的擔保,即便后續出現虧損,銀行也無需擔責。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政府上一次給予金融機構免責優惠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期。當時,為幫助受疫情影響的企業渡過難關,韓國政府完善了免責制度,規定只要金融機構在相關業務中不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行為,即便出現虧損也不會受到審查和處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