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最大單體船廠要重啟?造船巨頭:就等新總統發話
在韓國新任總統李在明的支持下,曾是全球最大單體船廠之一的HD現代集團旗下群山造船廠能否在沉寂多年后實現“全面重啟”,正成為韓國造船業高度關注的焦點。
新總統就職,群山造船廠完全重啟在望?
韓國新任總統李在明已于6月4日正式就職,而他能否兌現競選時作出的“只要政府發揮作用,群山造船業一定能夠復蘇”的承諾,真正推動HD現代重工群山造船廠完全重啟并實現經營正;,備受韓國各界的關注。
這是因為,在全球造船業進入“超級周期”的情況下,停產8年的群山造船廠仍然沒有恢復船舶總裝業務,成為業界“悄無聲息的一員”。群山地區社會各界指出,HD現代集團在推進群山造船廠完全重啟一事上態度消極,而尹錫悅政府在執政期間為此發揮的作用也不足,而現在對李在明新政府則寄予厚望。
目前,韓國造船業因LNG船、VLAC等大型天然氣運輸船等環保高附加值船舶訂單的增加,正在享受著久違的景氣氣象。從HD韓國造船海洋的訂單明細來看,今年第一季度HD現代重工手持商船訂單同比增長了約30%。韓國其他主要船企手持訂單也排期到了2028年,造船業被評價為進入了名副其實的“超級景氣期”。
但是群山造船廠卻是個例外。自2017年停產以來,該廠只在2022年10月實施了部分重啟,進行分段制作,至今仍未恢復整船建造業務,過去數千人熱火朝天作業的的造船生產線實際上已經停止運轉。
在這種情況下,HD現代集團卻依然表示“將關注市場動向決定是否完全重啟群山造船廠”,對恢復整船建造持消極態度。
群山地區社會各界將此舉視為“明顯的戰略回避”,也就是說,在船市需求旺盛的情況下,回避群山是超越“單純的經營判斷的問題”。此外,前總統尹錫悅在任期內沒有明確的重啟群山造船廠的路線圖或預算計劃,只依賴于企業的自身決定,政府作用發揮不夠。
有人批評說,培養造船勞動力、恢復合作企業(配套企業)生態系統等實質性的政策支援已被尹錫悅政府拋在腦后。
不過,對于新上臺的李在明政府,群山地區社會各界顯然報以了更大的期待。這是因為李在明在大選過程中直接提及“要重建韓國造船業”,并強調發揮“政府的作用”。今年5月16日,李在明在群山進行競選游說時作出了“只要政府發揮作用,群山造船業一定能夠復蘇”的表示,表現出了對重建韓國造船業的強烈意志。
群山地區社會各界認為,此次政權交替將成為群山造船廠完全重啟的轉折點。該地區政界和產業界期待新政府出臺優先安排公共船舶在群山建造、為群山造船廠提供中長期訂單支援、設立專門的“造船產業控制塔”等實質性對策。
群山地區造船界相關人士表示:“現在,政府不能再只看著企業而袖手旁觀了。新政府認為群山造船廠是地方均衡發展的核心軸,從產業戰略的角度出發,有責任主導重啟。”
群山市議會經濟建設委員長池海春表示:“在造船業景氣集中惠及韓國慶尚南道、全羅南道等地區的時候,位于全羅北道的群山正在淪落為產業均衡的死角地帶。群山造船廠遲遲未能恢復整船建造的原因不是因為技術能力不足,也不是需求不足,而是尹錫悅政府和大企業沒有表現出強烈的意志。預計李在明政府對于造船業的地區安排和戰略再部署將采取什么樣的立場,也將決定群山造船廠的命運。”
“人力+配套+訂單”缺一不可,群山造船廠重啟面臨三大難題
韓國業界人士指出,在全球造船業蓬勃發展的背景下,群山造船廠通過恢復整船建造業務從而實現全面復工,再次成為當地產業重建的中心任務。
這是因為群山造船廠的“復活”不僅僅是造船廠的重啟,還可以成為創造就業、人口流入、地區經濟恢復的突破口。
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首先要滿足綜合性、系統性的先行條件和制定戰略。
群山造船廠完全重啟的首個先決條件是確保充足的熟練勞動力。
韓國業界分析認為,基于造船業“勞動密集型”的特點,集中投入大量的熟練勞動力是不可避免的,要想在群山造船廠穩定地建造10艘以上的船舶,大約需要3000名以上的一線工人?紤]到該船廠在全盛時期曾擁有約4000名員工,可以說這是一個現實性的數值。
據了解,群山造船廠自2022年10月部分重啟后,正是由于勞動力不足,一直未能實現HD現代集團與全羅北道、群山市、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簽署的重啟合作協議中“重啟第一年年產船舶分段10萬噸”的目標。該廠重啟一年多后,僅雇傭了827人,分段產量為56000噸,僅為目標值的約一半。
目前,群山造船廠的分段生產量遠低于期待值,對振興地區經濟的效果微乎其微。如果勞動力短缺現象加劇,群山造船廠不僅無法實現分段生產目標值,實現整船建造的完全重啟也將遙不可期。
批評人士指出,與分段制作的勞動強度相比,工人的工資較低,因此很難補充到足夠的勞動力。群山造船廠不以整船建造而是以分段生產為主的部分重啟,會因勞動力不足而長期化。
另外,由于焊接、涂裝、舾裝等多個工種需要有機地運轉,建立長期的人才引進及培訓體系也是必須的。因此,應該同時推進與職業高中、特色高中及?拼髮W相關的教育培訓體系、地區定居型雇傭模式。
同時,船廠外部合作企業的“產業生態”復原也迫在眉睫。負責提供各種船舶配套服務的外部合作企業是船廠開展整船建造的核心基礎,而群山地區內的大部分相關企業已經停業或轉移到其他地方。
對此,韓國業界表示,群山造船廠如要完全重啟,至少需要10家負責分段、舾裝等作業的外部合作企業,為此,必須同時為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支援并實施企業引導政策。
而確保足夠的訂單量,更是群山造船廠能否實現完全重啟的關鍵要素。業內專家預測,確保10~15艘/年的訂單將成為該廠維持穩定作業的基準線。為此,政府需要采取將公共船舶以及“國策課題”船舶建造訂單優先安排給群山造船廠等戰略性手段。
韓國業界表示,若要綜合解決上述課題,需要一個由全羅北道主導的“造船產業控制塔”。其核心是企業、教育機構、地方自治團體、政府部門有機合作,打造可持續的控制體系。特別是為了保持政策的延續性,還要確保公務員人事調動的穩定性。目前,與造船業相關的全羅北道公務員的平均工齡只有6個月,這一點是推進長期課題的最大絆腳石。因此,為了一以貫之地推進中長期政策,需要政府方面在相關崗位安排長期的具備專業能力的公職人員。
擁有世界最大船塢,群山造船廠何時重返整船建造市場?
群山造船廠位于韓國全羅北道群山市,由HD現代集團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船市最繁榮期投資建設,2008年初開工,2009年底正式投產,是該集團旗下最年輕的船廠。群山造船廠擁有世界最大的100萬噸級船塢,長700米,可同時建造4艘25萬船舶,同時還擁有當時世界最大的龍門吊,高115米,最大起吊能力達1650噸。該船廠占地180萬平方米,總投資12000億韓元,其中2000億韓元用于購地,9300億韓元用于內部工程、建筑和設備設施等。
據悉,2016年,即群山造船廠關閉前的一年,繳納的地稅達到63億韓元(約合528萬美元),帶來的地區經濟增長達到22000億韓元(約合18.46億美元)。
2017年6月,HD現代重工宣布在當年7月停止群山造船廠的運營,原因是全球造船市場蕭條、新船訂單量下滑,F代重工共擁有11座干船塢,每年至少需要承接140搜新船訂單,才能保證其所有干船塢全部運轉。然而,在2015年至2016年,現代重工的年均接單量僅為60艘。
HD現代重工多次強調,除了關閉群山造船廠之外沒有任何其他選擇,因為在過去幾年來HD現代重工并未獲得足夠多的新船訂單。不過,HD現代重工高層也表示,群山造船廠的關閉并不是永久性的,如果HD現代重工有了足夠多的訂單,群山造船廠將恢復運營。
關閉群山造船廠的決定遭到了地方政府和民眾的強烈反對,他們要求HD現代重工將其蔚山造船廠的部分建造工作轉移到群山造船廠,從而保障就業。他們強調,群山造船廠是全羅北道的經濟支柱,占據了全羅北道9%的出口份額,更占據了群山市經濟總量的24%,負擔著數千名工人的生計。對此,HD現代重工一直表示“如果訂單數量有所增加,將重新啟動群山造船廠”。
隨著近年來全球船市的逐漸復蘇,群山造船廠的重啟也被擺上各方議事日程。2021年11月,由全州、益山、群山、全北西南商工會議所組成的全羅北道商工會議所協議會向韓國總統府、地方政界人士、地方自治團體以及HD現代集團等遞交了敦促群山造船廠重新開工的建議書,提出“群山造船廠擁有大量高附加值設施,長期停產對國家來說也是巨大的損失。作為世界頂級的國際企業,希望HD現代集團以責任感為基礎,盡快重啟群山造船廠,使集團再次成為受到地區民眾喜愛和尊敬的企業。”對此,HD現代集團副董事長権五甲回應稱,將討論群山造船廠重啟的具體方案。
2022年2月,群山造船廠重啟合作協議簽署儀式舉行,時任韓國總統文在寅出席儀式并宣布,將從2023年1月開始重啟群山造船廠。這一舉措也兌現了文在寅在2017年初參加大選時的承諾。2017年4月,文在寅在競選總統時參加了群山造船廠所在的全羅北道100萬道民簽名運動等活動,向中央政府部門、政界和HD現代重工提出了重啟群山造船廠的建議和要求。
然而,群山造船廠自2022年10月部分重啟并開始制作船舶分段后,因勞動力嚴重短缺,一直未能達成產能目標,遭到韓國業界批評。
此外,群山地區的造船業生態近年來已經遭到破壞。到2019年6月,該廠的86家外協外包及配套等合作企業中,已有64家或停業或搬遷到外地。在這些企業工作的員工數量也從最多時的5250名下降到僅剩300多名。因此,重啟群山造船廠需要花費大量資金和時間,HD現代重工需要重新雇傭新員工,并修復與數十家合作公司(轉包企業)的關系。韓國業界人士預測,重新整頓聚合這些合作公司至少也需要1年以上的時間。
如今,隨著與文在寅同屬共同民主黨陣營的李在明就任韓國總統,并在群山地區拉票時作出了“只要政府發揮作用,群山造船業一定能夠復蘇”的承諾,群山地區各界對群山造船廠完全重啟并實現經營正;钠诖斜辉俣壤。群山造船廠能否完全重啟?何時能重返整船建造市場?業界正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