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基本面為原油船市場提供強勁支撐
2025-07-01 20:28:41
來源:中國遠洋海運e刑
編輯:
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預計原油輪市場將從石油市場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中獲得支撐。船舶經紀商Gibson在其最新周報中指出,本月早些時候,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年度報告對石油市場的中長期前景進行了詳盡分析。2025年版報告延續了去年的判斷,認為全球石油需求將在2029年達到峰值,并將2030年的預測值從1.054億桶/日小幅上調至1.055億桶/日,需求整體增長趨勢放緩, 2030年后將出現收縮。
從區域來看,亞太地區尤其是印度,將成為主要增長動力。預計2024年至2030年,印度石油需求將增加100萬桶/日,東南亞地區亦將同步增長,其中印尼增幅最為顯著,預計達47萬桶/日。這一增長主要源于石化原料和航空燃油需求的上升。在其他地區,IEA預計南美和中美洲需求將增長60萬桶/日,非洲將增長80萬桶/日。非洲的增速在全球范圍內最為強勁,主要受益于人口與GDP的雙重增長。據IEA預測,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將達1.038億萬桶/日,較2024年增長80萬桶/日。
據Gibson分析,今年報告中最大的變化在于,中國在2024年至2030年的石油需求將增長10萬桶/日,其中,2030年中國石油需求預期較此前下調了140萬桶/日。這一調整主要源于經濟增長預期放緩以及汽車電動化進程加快。到2030年,全球因電動汽車替代而減少的石油需求將超過500萬桶/日,其中近半數來自中國汽油需求的下降。與此同時,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需求則呈現明顯增長。與去年相比,北美地區需求上調100萬桶/日,歐洲上調40萬桶/日。不過,兩個地區的石油需求已接近峰值,未來十年將逐步放緩。與中國的趨勢相反,報告下調了歐洲和北美(尤其是美國)的電動汽車普及率預期。
從供應端來看,預計2024年至2030年全球石油產量將增加340萬桶/日,其中美洲地區增長尤為顯著。今年美國產量預計將小幅上升,隨后趨于穩定;加拿大、圭亞那、巴西和阿根廷的產量將保持更為穩健的上升態勢。鑒于非歐佩克+國家的持續增產,IEA預測到2030年,歐佩克+的石油需求將減少180萬桶/日,其市場份額也將進一步被壓縮。對此,歐佩克+內部可能持不同看法。
Gibson指出,在煉油領域,預計2024至2030年,全球煉油產能預計將增加250萬桶/日。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亞洲市場,其中中國和印度將各貢獻100萬桶/日的增量,中東地區預計增加60萬桶/日。而蘇伊士運河以西地區的產能將出現小幅收縮。就加工量而言,同期全球煉廠開工量預計僅增長60萬桶/日,呈現明顯的區域分化:亞洲將增加130萬桶/日,歐洲則減少70萬桶/日。面對汽車燃料需求下降的趨勢,煉油商將被迫持續調整原油加工方案,逐步轉向石化原料生產,并加大對生物燃料產能的投資力度。
Gibson總結稱,近年來,IEA的觀點屢遭質疑,其他預測機構則持更為樂觀的立場,認為石油需求將持續增長至下個十年。但若IEA的預測成真,將對油輪市場產生多重影響。其一,需求增長將主要來自石化原料和液化天然氣(NGLs)領域,這將推動化學品船和氣體運輸船的需求上升;其二,部分傳統精煉燃料需求將轉向生物燃料,為特種油輪創造機遇。
預計原油輪市場將保持穩定,蘇伊士運河以東地區的需求增長與以西地區(主要來自美洲地區)的供應增加形成互補,在整個預測期內支撐長距離貿易。但與去年預測不同的是,歐洲本土需求降幅放緩及亞洲需求增速減弱,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這一效應。
而成品油輪市場前景則更為嚴峻。傳統精煉燃料需求趨緩,且新建煉油產能多集中于需求增長中心區域,未來幾年成品油輪噸海里需求或將承壓。
